2023年3月30日,艺术学院院长雒三桂、副院长彭小希、副主任熊喜秋、夏青一行前往南京大学参加全国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课程体系建设推进会并与会发言。此次会议由南京大学负责组织,全国数字文化产业专硕专委会专家、各试点高校代表及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兄弟院校代表参与了此次会议。
数字文化产业是国家“文化数字化”和“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大力发展和建设的重要领域,对其产业人才的质量标准和培育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2022年在国家文化与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的指导下,由北大、清华等11所高校开始进行专业硕士试点建设,我校亦为首批试点单位之一。此次课程体系建设推进会的召开,旨在促进各单位之间的互动交流、助推各高校发挥各自优势资源顺利推进试点工作,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帮助。

雒三桂代表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发言指出,数字文化产业作为极具跨学科和多学科交融特色的新兴领域,代表了未来发展趋向,具有极其广阔的前景,但也对我国现有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挑战。目前该领域所需复合型人才的知识体系涉及数字技术、文化创意和经济管理三大版块,因此各高校如何依托某核心学科开展特色办学,课程体系建设就成为关键。雒三桂进一步介绍了重庆大学的办学情况并就艺术学院依托艺术学、设计学开展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工作经验进行了详细说明,他强调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推进数字化转化和创新的重要性,并建议在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时,各高校应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学科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展试点工作,尤其应注意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并基于此来展开文化与科技创新、文化与商业创新、文化与创意经济等各方向的特色拓展。

其后,夏青代表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元宇宙研究中心进行了补充发言。她介绍了面向数字文化产业内容生产的人才培养经验,对人工智能内容生成、元宇宙等新兴科技前沿技术带来的冲击与传统艺术创作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等问题提出了反思,这也是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和高速发展下的现实需要与社会热点。
研讨会上形成了热烈的讨论氛围,二十余所高校的与会专家代表纷纷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最后,作为主办方,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顾江介绍了南大开展数字文化产业方向试点的课程体系建设经验和办学经验,其培养“适应信息化技术变革、具有科学思维和人文素养的数字文化产业人才”的特色思路为各高校开展试点建设提供了参考。
我院将进一步联动各兄弟院校资源、结合社会及行业需求,发挥重庆大学特色优势,积极推进数字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及专业试点建设工作,服务国家及地方文化经济发展。
(撰稿:李刚,审核:彭小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