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5月15日,艺术学院2021年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艺术阳光”志愿者团队西藏乡村儿童美育实践成果在重庆⼤学虎溪图书馆展览厅顺利开幕。此次展览由重庆⼤学图书馆、重⼤图书馆&艺术学院科研与课程⽀持计划支持主办,重庆⼤学艺术学院承办。出席本次展览的嘉宾有重庆⼤学艺术学院院长雒三桂、重庆⼤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张楠⽊、重庆⼤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熊喜秋与⾼华老师。朗卓美育课程团队和⽂创团队的项目成员,以及热情参与公益项目的其他志愿者们也热情到场共同庆祝展览开幕。
雒三桂院长在讲话中表⽰, 此次活动积极响应国家“坚持⽴德树⼈,扎根时代⽣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号召,同时积极促进藏渝两地的⽂化交流与合作,对此次展览表示⾮常的⽀持和重视。张楠⽊副院长在致辞中讲到:“⺠族团结、⺠族融合在此次展览中得以充分体现,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同学加⼊藏区美育建设,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藏区⼉童的艺术感受与认知”。熊喜秋副主任对学生们的志愿者工作表示慰问,希望学子们能带着爱心和善意,把艺术的美好传播出去。同学们纷纷表达对学院和领导们的⼤⼒⽀持和⿎励的感谢。
“艺术阳光”志愿者团队从2011年起,近十年致力于西藏拉萨次觉林村、那曲斜尼村、昌都⽼江达村儿童美育教育实践项目。经过志愿者们不懈的努力,现已筹建运行3个乡村图书室、捐赠绘本图书8000余册,组织了2个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开展在地美育课程,累计志愿者工作小时数584小时。为了让更多对公益行动感兴趣的大学生们了解项目实践情况,两个学生志愿者团队共同呈现公益项目全程纪录和美育课程项目成果。
在开幕式上,⽼师和同学们回望了艺术阳光志愿者与创新创业项⽬组近年来的实践活动,通过策划实践成果的艺术展,呈现和总结⽬前团队成功建立拉萨次觉林村、那曲斜尼村、昌都⽼江达村三个⾼原图书室。高华表⽰,团队始终秉承“推开一扇窗”的公益精神,用艺术的彩虹为藏区儿童的公共素质教育激发新的创新原动力。同时,⾼华也提出未来的期许,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西藏、⾛进西藏,加⼊藏区美育公益建设,共同谱写藏区美育建设的新篇章。

此次展览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藏区⼉童公共美育作品、援藏项⽬纪录视频、⽂创设计作品、援藏公益课程艺术家邀请作品、志愿者花絮、“藏⾊云中”唐卡体验⼯作坊。展览汇集了来⾃藏区⼉童的美育作品,藏区⼉童在志愿者的引导和帮助下,通过美育课堂,⽤充满创造⼒的艺术⽅式,黏⼟创作、绘画等多元化的⽅式,展现了藏区⼉童稚眼中所看到的世界,童⼼⾥所想象的世界。他们的内⼼充满神秘与灵⽓,艺术是最好的表达途径。⽂创团队在本次展览中展出了丰富的⽂创成果。她们通过实地调查,感受西藏当地的⼈⽂情怀与⺠族特⾊,设计出了独具西藏风情的⽂创产品。

本次展览还特别邀请到共同参与儿童美育课程的艺术家志愿者袁箫、陈红波、陈皎、刘伟、汪洋、⾼华的架上绘画作品和视频作品,展览作品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艺术语⾔新颖。

“臧⾊云中”唐卡体验营于开幕当⽇举⾏。本次展览通过开设唐卡体验环节让同学们能够更加了解到西藏⽂化的魅⼒,众多同学们参与本次唐卡体验,同学们说:“唐卡绘画是中国⽂化宝库⾥的⼀项珍贵财富,也是⼈类⽂明⽂化史上的殊胜⽽独特的瑰宝。 很荣幸能有机会在校园里体验风格迥异的绘画⽅式,零距离接触唐卡⽂化的魅⼒。”

(撰稿:高华、郭子维,审核:孙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