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新闻
艺术学院党委分党校组织第50期入党积极分子赴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2025年04月29日

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4月27日下午,艺术学院党委分党校组织第50期入党积极分子前往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开展“追寻红色足迹,感悟信仰力量”主题教育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琦带队,党委委员、组织员曲卫红,学生党支部书记陈龙、辅导员郭南林及7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共同接受了一场沉浸式党性教育。

87A4B

在歌乐山烈士陵园,全体人员怀着崇敬之情缓步走向烈士墓区。青石阶上,王琦带领党员同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回荡在群山之间;入党积极分子列队肃立,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鞠躬默哀,朵朵白菊寄托哀思。在“11·27”死难烈士墓前,同学们眼眶湿润,心灵受到强烈震撼与洗礼。

95979

步入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数字化展陈技术将历史场景立体还原。从《红岩》作者罗广斌用牢房草纸写就的《狱中八条》,到杨汉秀烈士绣着“为真理而斗争”的旗袍;从渣滓洞监狱的铁窗镣铐,到《挺进报》油印机的斑驳印记,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信仰的力量。在“小萝卜头”宋振中蜡像前,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朱润宜驻足良久:“课本上的铅字变成了眼前真实的历史,让我看到革命火种如何在绝境中燎原。”当讲解员展示江姐狱中绣的红旗时,同学们被革命先烈们的坚定信仰、革命风范所感动;当讲解员动情讲述国民党反动派屠杀300余位英烈的惨烈历史时,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新中国来之不易!

 在专题党课环节,主讲人卢叶以“巾帼心向党、两‘秀’耀中华”为主题,深度解构杨汉秀烈士从豪门千金到革命战士的蜕变历程。通过珍贵影像资料,再现了杨汉秀三次被捕、狱中斗敌、最终慷慨就义的壮烈人生。“她让‘秀’字有了双重解读——既是本名‘秀兰’的柔美,更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刚毅。”

这场生动的沉浸式党课,不仅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更激励着艺术学子以丹青妙笔绘就信仰画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