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艺曦同学作品入选“2016约翰·莫尔(中国)绘画大赛”

在英国享有“绘画界的奥斯卡”之称的约翰·莫尔奖,让许多籍籍无名的艺术家通过该赛事崭露头角,其中包括英国在世的最重要艺术家大卫·霍克尼。2016年3月15日,2016约翰·莫尔(中国)绘画大赛公布了入选名单,我院大四学生刘艺曦同学的作品《到底怎么了》赫然在列,作品的入选无疑给刘艺曦同学以后的事业开了个好头,同时也激起了更多同学对艺术的热爱并参加到此类展览中来,更是对我院教师的辛勤付出的回应。


作为英国当代艺术领域的盛事之一,约翰·莫尔绘画大赛创设于1957年,已有近60年的历史。2010年,约翰·莫尔绘画大赛被正式引进中国,并与英国本地赛事同步,并逐渐成为国内推介与发掘优秀艺术家的重要平台。现已成功举办三届,此为第四届。


本届赛事共征集包括港澳台在内34个省市与地区的3013件作品;初选入围作品194件,最终入围作品70件。“约翰·莫尔(中国)绘画大赛” 采用了绝对独立性的“匿名”方式,以体现评审过程的公平公正。作为中英艺术交流的有效窗口,该赛事正逐渐成为中国年轻艺术家的成长平台与学术标杆。


刘艺曦,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油画系2012级本科在读学生。笔者专门采访了刘艺曦同学,见到刘同学,和照片里的相比,头发剪短了,看起来更精神,也成熟了许多。被问到作品入选之后生活有什么变化?他说:“只是因为即将毕业,从寝室搬到外面住了,头发剪了,没什么变化,仅仅是一个展,最重要的是学到东西”。随后谈及此次被入选的作品时,他说:“被入选的作品只是三张中的其中一张,我认为评委选择这幅作品,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像霍克尼”;当被问及作品是否是对大卫·霍克尼的致敬时,他谦虚的说:“有段时间,霍克尼在同学圈里挺火,致敬谈不上,就是学习吧,毕竟路还长。”;同时他还谈到一些艺术家“个人喜欢曾梵志和周春芽,其实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觉得那更有意思”。在与刘同学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他是一个坦白直率、热爱生活的大男孩儿。他总是将“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挂在嘴边,并且他作品的灵感都是出自对生活的感悟。作为即将毕业的2012级本科生,他说他毕业以后还是要准备工作的,但同时还是要坚持“画画”这件事儿,并且给下面正在学习或准备学习绘画的学弟学妹们建议“首先要热爱生活,其次要懂得对于理想的坚持并且把握住每次机会,再次就是多看画展开阔下眼界”,最后,他说“感谢艺术学院老师们和同学们的关怀,在这四年中学到了很多。”


刘艺曦和他的作品《到底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