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选送作品参加第二届中国工业设计展览会、2018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评选活动

11月23日至25日,第二届中国工业设计展览会、2018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评选活动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展览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等主办。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组织作品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工业设计展览会、2018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评选活动。

 “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是经中央批准的国家级政府奖项,旨在打造国内最具权威的工业设计奖项,创建中国工业设计品牌,带动企业提质增效,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评奖工作于今年9月启动,经过各地组织申报,专家初评、复评、终评等环节,共评选出:1.工业化平台动车组(中车车辆)、2.WEY P8插电式混合动力SUV(长城汽车)、3.C919飞机驾驶舱(中国商飞)、4.SJD5340GXFPM10/SDA超重型泡沫消防车(捷达消防)、5.AV500无人直升机系统(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6.蓝鲸1号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中集海洋)、7.智能体测一体机(泰山体育)、8.模块化热成像相机(武汉高德)、9.卡萨帝天成自由嵌入式冰箱(海尔集团)、10.自主变形机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10个金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为获奖单位颁奖。获奖项目广泛涵盖日用消费品、电子信息产品、交通工具及机械装备等领域。

开展2018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评奖工作,有利于全面展示我国近年来工业设计的优秀成果,提高社会认知水平,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入围2018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复评的项目集中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工业设计展览会。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评奖工作的通知》工信厅产业函〔2018〕295号文,于今年10月向重庆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申报38件作品参评,经重庆市专家初评、共14件作品入围2018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复评并组织展板、模型参加了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工业设计展览会,作品包括:“新农村全科医疗流动服务站”、“家庭智能种植机”、“鼻炎管家”、“眼科光学想干断层扫描仪”、“多通道维生素检测仪”、“便携式全科医疗箱”、“快速地震救援平台”、“极端地形探测机器人概念设计”、“智能外卖送餐车”、“外卖送餐车设计”、“新能源移动充电机器人”、“易选易购智能超市导购系统”、“紧急医疗无人机”、“一个人的市政工程——多模块工程作业车”。

2018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评奖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制造强国建设总体要求,通过评奖全面检验和展示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水平,促进工业设计综合化、高端化发展,引领技术创新,带动企业提质增效,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当前,已然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中国,正处在从高速度迈向高质量、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关键节点,而工业设计则是打通节点的“金钥匙”, 工业设计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工业设计也正在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位于产业链顶端的工业设计能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变成产品走向市场。

重庆大学工业设计系为了保障本次评选选送、参展工作的顺利进行,组建由专业教师、学生组成的参展团队,经过3个月的筹备,开展了作品选送、模型与展板制作、亲赴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布展、展示介绍、撤展等工作。重庆大学工业设计系通过本次活动向社会充分展示工业设计系近年来取得的丰硕科研成果,14件作品入围2018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复评,占比达到了整个重庆市入围作品数量(合计入围48件)的29%!

   重庆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创建于1985年,属于该专业全国设立最早、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优势专业。近年来,工业设计系以重庆大学『新工科』为依托,注重艺术学与工学的学科交叉融合,倡导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工业设计系紧跟时代发展,以新工科背景下的工业设计与汽摩协同创新、工业设计与人工智能交互、工业设计与生物科技创新为人才培养特色方向,以基于项目式教学(PBL)的校企融合式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校企联合打开“三门”(教室门、学校门、国际门)办学,大力推进学研融合的教学改革,突出对学生个性化能力培养,积极构建高水平有特色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优良思想品格、深厚人文素养、扎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与浓郁的本土情怀的优秀设计人才。(文/熊熙、夏进军;图/互联网、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