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 | “法乎其上·笔墨知行”——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绘画专业核心课程作品展即将开展

主办单位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重庆大学图书馆

重庆大学美育教育中心

承办单位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

总策划

张楠木

学术顾问

雒三桂

郝 斌

学术主持

冯东东

展览指导

肖 力

策展人

高 源

展出时间

2023年10月7日—11月7日

开幕式时间

2023年10月7日上午10:30

展览地点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图书馆展览厅

前 言


丹青承文脉,翰墨凝精神。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符号、中国艺术文脉的永恒题材以及中国人文化性格的典型代表,具有深厚的哲学意义、丰富的美学内涵和重要的人类学价值。古往今来,草木荣枯无数,而山水画的气脉精神历久弥坚、历久弥新。从自然之“物”到艺术之“象”,历代山水画大家的经典作品是承载着华夏先民思绪情脉、审美取向和生活状态的文化标本;对其思想导向和创造力量进行再研究、再体悟,便能得到民族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和关于天地法则、生命真谛的启示。

“藏形骸于山川,寄情思于笔墨。”历代先贤视山水画为灵魂栖所,徜徉其中追求“得意”“适意”与“尽意”,找寻自由、理想、慰藉和寄托。玉轴一开,今人仍能畅想——万壑绵延、崇山轩邈,泉水缥碧、飞瀑千丈,风烟俱净、万虑皆忘。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与时偕行、艺道日新、寄乐于画、胸怀坦荡,用紧随时代的笔墨语言描绘壮美河山,展现万象新风。

法乎其上,掇菁撷华。展出作品来自课程团队教师与中国画方向2020级、2021级、2022级本科生。展览分为“山水-源”“山水-融”“山水-新”三个主题单元,其中“山水-源”旨在探寻中国传统山水,对历代名家的经典山水画作进行临摹,在收获与传统经典山水对话的同时,为日后的写生与创作环节奠定坚实基础;“山水-融”汇聚传统的审美精神与当代的气息风貌于一体,展示山水画写生作品,化古为我、寓情自然,为山水画创作收集素材、积累经验、提供灵感;“山水-新”主推山水画创作,立足传统、推陈出新、创造未知,展现青年学子独特的艺术视角、浪漫的审美特征和饱满的精神面貌。

时盛岁新,笔墨知行。本次展览作为重庆大学国家一流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阶段成果展以及教改项目“基于美育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画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作品汇报展,旨在为学术文化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机会,积极促进校园美育工作,增强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意识、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推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蓬勃发展。

“山林欤,皋壤欤,使我欣欣然而乐欤!”让我们优游画海,在与历史的对望中感受时空的延展伸张和艺术语境的交叠并置,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欣赏品读创作者的胸中丘壑和笔底烟霞,在与山水的对酌中寻觅清音、倚歌而和。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张楠木


部分展览作品欣赏


临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103.3cm×206.3cm  

2020级 张格格

临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33cm×637cm  

2020级 张佳玟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临元代王蒙《太白山图》 24cm×280cm  

2020级 王小月

临五代董源《龙宿郊民图》局部  45.8cm×44.5cm  

2022级 许崇岭

临宋代李成《晴峦萧寺图》 111.4cm×56cm

2021级 杨晓春菲

临元代黄公望《天池石壁图》 139cm×57cm

2021级 杜晨璐

临宋人小品  34.5cm×35cm  

2022级 宋佳禾

临清代龚贤《水墨山水图》110cm×40.3cm  

2021级 刘静好

临宋人小品  20cm×20cm  

2020级 张格格

临明代沈周《山水册页》 26cm×40cm

2021级 赵琴

临元代吴镇《渔父图》  88cm×28.5cm  

2020级 张格格

山水写生《朝而往·暮而归》 99cm×45cm  

2020级 张文犀

山水创作《道尽年华好》 180cm×120cm  

2020级 王梦垚

山水创作《白云青蔼》 180cm×192cm  

2020级 伍玺朵

山水创作《塬上清秋》 100cm×69cm  

2021级 樊语彤